親和力:新課程理念下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

本文Tag標簽:??

  教學親和力是一種協(xié)調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推動素質教育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它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它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與傳統(tǒng)師道尊嚴背道而馳的,是新課改理念下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

 

  所謂親和力,指的是一種親切和諧的力量,它包含著教師對學生的人格的尊重、個性的關愛、情感的維系、理性的開拓,從而達到師生關系的和諧融洽,進而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特級教師李吉林認為:兒童具有無法估量的潛在的智慧,“這是孩子身上沉睡著的力量”。如何將兒童身上的潛能激活并喚醒?這必須靠師生之間的親和力去實現(xiàn),教師必須在充分尊重兒童天性的基礎上,調動情感、活動、美育、創(chuàng)造等因素,激活學生的自主與創(chuàng)新意識,讓學生在感知、體驗和頓悟中迸發(fā)出靈感的火花。

 

  一、在教學調控上要重視親和力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這一要求強調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而在我們的課堂上,目前缺少的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觀念、時間和方法。教師管得過死,講的時間過多,教學氣氛沉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調動。為此,教師在教學調控上要重視親和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既能放得開,又能收得攏。首先,在時間安排上,要淡化講授,把盡可能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主學習。在課改試驗中,許多教育者都得出這樣的看法:在中學課堂上,教師講授時間一般不要超過9分鐘;在小學課堂上,教師講授時間一般不要超過12分鐘。洋思中學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他們在長期課改實驗中摸索出“先學后教、大量訓練”的教學模式,在大劑量有針對性訓練的基礎上,把課堂講授的時間壓縮為4分鐘。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得以養(yǎng)成,自學能力大幅度提高,創(chuàng)造力得以充分發(fā)展。其次,教學氣氛要生動活潑,要拉近師生的距離,克服學生的畏學、厭學情緒。教師要帶著微笑走進課堂,要以變換型的語調藝術講授,要以“牽而弗達”的方式進行點撥。在課堂上,教師一般要同時扮演演員的角色、導演的角色、節(jié)目主持人的角色。學生在教師特意營造的親切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中就能夠放松緊張的心理,克服畏難情緒,進而主動學習,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以自由度,要讓學生敢于說話,敢于爭辨,無所顧忌。某教師在上《莊暴見孟子》一課指導學生“不與民同樂”的兩幅畫面時,說:“我們要讀出‘憤怒’的感情?!币粚W生大膽說:“我認為應讀出‘怨恨’。”教師當即引導全班學生品味,表揚了提出不同見解的學生(其實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準確)。一種新見解的萌芽是艱難的,作為教師要以親和力去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而不能為了面子、權威而壓制或排斥學生難能可貴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

 

  二、在教法選擇上要滲透親和力

 

  教學有法,又無定法。但在教法選擇上必須顯示親和力,要符合學生的實際,適合學生的口味。在課堂上,有經驗的高明的教師總能利用各種有效手段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樂學善學。情境教學法的代表李吉林老師倡導以創(chuàng)設情境來指導學生學習。在教學中,李老師通過人情來激發(fā)學習動機,動情來強化學生的感受,怡情使學生領悟體驗,抒情來強化語言訓練。在她的教學中,情感貫穿課堂始終,通過強化情感體驗來縮短學生與教師的距離、學生與教材的距離。根據(jù)兒童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李老師強調讓孩子在課堂上充分活動起來,“教師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如果不讓孩子能動地活動于其中則是敵對的與他們疏遠的?!焙椭C教學法的創(chuàng)立者王敏勤教授在課改實驗中提出了“三段九環(huán)”的教學模式,也體現(xiàn)了教學親和力的重要性。他認為教學過程諸要素之間、教學過程與教學環(huán)境之間要始終處于一種親切、和諧、平衡的狀態(tài)。他強調準備階段學生身心的放松、導學階段學生的自學討論、應用評價階段的激活練習的重要性。他指出:教法的選擇必須根據(jù)不同學生、不同年級、不同教材而精心設計。比如,在問題設計時,要具有趣味性,要能吸引學生;要具有啟發(fā)性,要從教學目標出發(fā),既不過易又不過難,要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要具有針對性,要根據(jù)學情,因材施問、因時施問;要具有漸進性,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過程顯出坡度,做到由易到難、由簡入繁,切忌一步到位讓學生無從下手,挫傷學生的信心。

 

  三、在教學語言上要體現(xiàn)親和力

 

  阿·托爾斯泰曾經這樣說過:“在人的大腦里好像有成千上萬個,也許還是成萬個鍵子,一個正在講話的人,就好像是在用無形的手指在大腦這個鍵盤上彈奏一樣,而講話人所奏出來的那支交響樂也就在知音者頭腦里回響起來?!边@段話十分精要的道出了語言藝術的重要。教學語言是一門藝術,是體現(xiàn)教學親和力的最重要的形式,是教師開啟學生心靈的門扉,是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的一面鏡子。如果講課時教師語言干癟無味,缺乏情感、文采,學生就會毫無興趣,聽課昏昏欲睡,也就達不到語言訓練的要求。教學語言要有它獨有的風韻格調。比如說,內容要準確科學,遣詞造句應簡潔明了,說話態(tài)度宜親切自然,表達感情要樸實動人,聲音語調講究抑揚頓挫,速度節(jié)奏力求張馳有致,語言格調莊重得體,又要詼諧風趣……總之教學語言要具有直觀性、客觀性、啟發(fā)性、誘導性、可接受性等等。教師直觀性的語言,能夠為學生理解知識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對課文中難以理解的,講得通俗淺顯,使學生易于接受;枯燥乏味的,描述得生動有趣;學生沒見到的情景,描繪得形象逼真,讓學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復雜紛繁的,分析的條分縷析,如同在X光下透視物體一樣。充滿魅力的教學語言如同一塊磁石,把學生緊緊吸引?。蝗缤话谚€匙,開啟學生思維使學生豁然開朗,興趣盎然。有時,為了調節(jié)課堂氣氛,只用幾句幽默的話就引得學生開懷大笑;有時,通過范讀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個個聲淚俱下、泣不成聲??梢?,教師的語言應該是最有表現(xiàn)力的,最有感染力的,最有親和力的。

 

  四、在教學評價上要提高親和力

 

  現(xiàn)代教學論認為:學生是具有成長潛能的主體。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教師利用評價對學生前一次學習活動作出評定,并啟動學生下一次學習活動。然而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評價缺少親和力,教學評價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為此,《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改變課程評價過程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長期以來,對學生的評價過于注重學業(yè)成績,而忽視全面發(fā)展和學生個體差異;過分關注結果而忽視過程,嚴重地制約了素質教育的推進,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怎樣提高教學評價的親和力,進而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呢?我認為要改革現(xiàn)行的考試制度,力求評價內容、評價方法的多樣化。讓學生從死記硬背、題海訓練中解放出來,不再成為考試的奴隸,成為高分低能的受害者。其次要重視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評價要改變由教師單一評價學生的狀況,在教學過程中要多給學生自評他評的機會,要提倡評價的開放性、合作性。再次教師的教學評價要以鼓勵為主,要因人而異,要客觀公正。對基礎差的學生,評價應重在鼓勵其參與,幫助其提高;對于基礎好的學生,評價應重在激勵他們創(chuàng)新,讓其百尺竿頭,再上一步。評價時,決不能以學生的成績高低為標準,決不能以學生行為的優(yōu)劣為前提。

 

  親和力是新課改理念下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它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是協(xié)調師生關系的調節(jié)劑,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興奮劑,是構筑學生知識大廈的粘合劑,是激發(fā)學生潛能的催化劑。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要用愛心、情感、智慧來醞釀、發(fā)展、壯大這種親和力,使之成為素質教育的不竭動力。

還有疑問嗎?請留下您的問題,15分鐘內回答您!